
為什么有的貓咪吃了長不胖?
有些家長在為貓咪過于肥胖的減肥而煩惱,而有些主人們卻在為貓咪消瘦,怎么吃都吃不胖發愁,這不得不說世間真奇妙,我們希望每一件事都能走上中庸之道,它卻偏偏往事物的兩個極端發展,貓咪瘦骨嶙峋首先看上去不美觀,其次體質弱也會使抵抗力變差,易患病,這都是主人們不愿意看到的。
有些主人會說,可是我家貓咪平時食欲很好啊,吃的很多,但還是不長肉,是不是還是吃的不夠好啊,于是就買上好的貓糧和營養品,然而好的貓糧價格不菲,可貓咪吃了之后還是一副餓死鬼的樣子,這就真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了,最后主人想了想,難道我家這貓吃多不長肉真的是先天基因的問題?
其實貓咪為什么吃不胖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方面去解釋,一個是品種問題,有些貓咪長的就這樣,比較纖細苗條,比如大部分東方品種的貓咪,另一個就是飲食健康的問題了,腸胃異常,以及身體各方面產生的一些疾病,都會有影響。
按品種來看:
不同品種的貓咪體重標準也是不一樣的,那么那些貓咪長不胖呢 ?
1、東方品種的貓
東方貓種的貓,天生就屬于較瘦小的體型,例如:東方短毛貓、暹羅貓等等,這些貓都是屬于體型纖細的,及時有點胖也都還是保持尖臉,如果喜歡臉胖的貓就盡量選擇西方種的貓。
2、纖瘦肌肉類型
暹羅貓、東方短毛貓、新加坡貓等等,這些都是纖瘦肌肉的貓咪代表,他的的體態瘦長,四肢也非常纖細,身型十分輕盈還有迷人的肌肉線條,此類的貓咪變胖的話,則是肚子先變大。
3、圓潤厚實類型
有些貓咪長的圓潤厚實具有品種的優勢
例如異國短毛貓、英國短毛貓等等,這些較圓潤的貓咪,看起來一副大骨架的樣子,還有厚實的胡須墊,肥碩的腮幫子跟較粗的脖子都讓他們看起來比實際更胖。
對于這些貓,可以從它們的頭跟肚子的比例來辨識,如果肚子較頭的寬度大,代表他們體種可能過胖了。
4、毛多毛長類型
因為毛多,所以此類貓雖然不胖卻常被認為過胖,像是金吉拉、波斯等等,即使標準體重,仍因毛多且厚重而被誤認為大胖子,主人們可以趁洗澡毛貼緊時判別他們是否為標準體重。
從飼養上來看:
1、腸胃敏感的貓咪不容易長胖
腸胃敏感的貓咪就是指沒有患上任何疾病,身體健康,精神食欲均很正常,但是極易發生腹瀉,嘔吐癥狀的貓咪。除此之外,腸胃敏感的貓咪的食量跟同年齡層的貓咪沒有太大區別,但是發育緩慢,毛發枯干無亮澤,體重較輕,嚴重時還會出現貧血,血小板偏低的情況,這些現象都是因為貓咪的腸胃脆弱,吸收差,營養不能夠被及時吸收。如果貓咪排除寄生蟲的原因依然出現腹瀉嘔吐的癥狀,就說明貓咪是腸胃敏感型,這樣的貓咪很難長胖。
2、肚子有寄生蟲的貓
貓咪體內寄生蟲一般寄生在貓咪的腸道內,吃進去的食物會被寄生蟲吸收,造成貓咪營養不良 ;體外寄生蟲會吸食貓咪的血液,造成貓咪貧血,營養不良和貧血的貓咪必然長不胖。
3、正處于發育期
二至八個月的貓,因為活動量很大,新陳代謝旺盛,所以普遍偏瘦,因此就算是健康的貓咪,也會在發育期時體型較瘦,這都是正常的,而成年母貓應保持 6斤,公貓則10斤左右。
4、貓糧問題
有些貓咪骨骼發育不好,看上去就比較瘦弱,這是貓糧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不足,總熱量較低導致的。所以,買貓糧前請看一下你所買的貓糧的成分表,幾個關鍵的數值:蛋白質(粗白質):不應低于30%,脂肪(粗脂肪):對于這么瘦的貓來說,不應低于18%??防锖浚鹤畹鸵惨?600千卡 /千克以上,這是貓咪正常發育的基本需求了,如果說上面這三個基本數值都達不到,請果斷換糧。
如果基本的數值達到了,那么可以看下配料表,排列在前幾位的是什么。如果排在前三位的不是肉類或者肉粉類,而是玉米粉,馬鈴薯粉之類的谷物,那貓咪能夠吸收的能量就很有限了,請考慮換糧。
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iang.zhang@boqii.com
上一篇: 【美食攻略】自制貓咪的土豆草魚飯
下一篇:貓咪的日常飼養計劃
熱銷產品
- ¥27原價 ¥43.2
- ¥15原價 ¥23.9
- ¥21.9原價 ¥28.8
- ¥134原價 ¥287
- ¥9原價 ¥15.5
- ¥25.2原價 ¥28.7
- ¥15.9原價 ¥21.9
- ¥146原價 ¥188.4
- ¥4.5原價 ¥5
- ¥2.5原價 ¥3.6
- ¥146原價 ¥202.8
- ¥13.8原價 ¥21.5
- ¥17原價 ¥70.8
- ¥29原價 ¥96
- ¥79原價 ¥114
- ¥19原價 ¥23.8
- ¥59.9原價 ¥75.4
- ¥54原價 ¥97.9
- ¥12原價 ¥49.5
- ¥19.8原價 ¥35.9
相關文章
- 我的巴西紅耳龜在蛻皮不吃東西
- 我的貓是什么???
- 紅鯽魚身上有好多黑斑且有爛掉,怎么辦?
- 狗狗的疫苗問題
- 給貓咪換了新貓砂后不在上面拉粑粑
- 關于驅蟲問題
- 點蚊香對狗狗有影響嗎?
- 兩個多月的小貓生病
- 母貓產后怎么補充營養?
- 舌下囊腫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波奇網”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評論
(全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