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中國有多少種?
蛇在中國有216種。
今世界上的蛇約有3000種,其中毒蛇有650多種。中國蛇類216種,毒蛇65種。
蛇的個體差異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島的馬丁尼亞、巴巴多斯等島上的盲蛇,是世界上最短的無毒蛇,只有9厘米長,最長不過11.94厘米。最大的毒蛇是眼鏡王蛇,最長達5米多。分布在東南亞、印尼和菲律賓一帶的蟒蛇,一般都超過5米,最長的可達10米左右。
而南美洲的水蟒則更大,體重200公斤左右。有記錄最大的蟒蛇是印度尼西亞捕獲的網紋蟒,長14.85米,重447公斤,取名為“桂花”。世界上陸生蛇中最毒的蛇為細鱗太攀蛇(俗稱內陸太攀蛇),毒液毒性位居榜首,是不折不扣的毒蛇王。
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名叫海岸太攀蛇的蛇,很多人誤以為海岸太攀蛇更厲害,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海岸太攀蛇在的毒性稍微較細鱗太攀蛇弱。
1989年9月上旬,中國湖南宜章莽山地區發現“青龍”屬蝮亞科烙鐵頭屬,并將其命名為“莽山烙鐵頭蛇”,現已更名莽山原矛頭蝮,僅存幾百條,堪稱一代“國寶”。
其實在我國還有很多比莽山烙鐵頭還珍稀的蛇。不過現在價值并沒有新聞那么夸張,野生的一萬都可以買幾條了,但價值和稀有不掛鉤。
擴展資料:
中國最大的十種蛇
1、尖吻蝮
尖吻蝮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單型蛇,屬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一個品種。尖吻蝮又稱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蘄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是亞洲地區內相當著名的蛇種,尤其在臺灣及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尖吻蝮全長120—150厘米,大者可達200厘米以上。頭大呈三角形,與頸部可明顯區分,有長管牙。尖吻蝮也是我國第三大的毒蛇。
尖吻蝮在中國分布范圍大致在東經104°以東,北緯25°到31°之間。已知的分布地區有安徽(南部)、重慶、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廣西(北部)、貴州、廣東(北部)及臺灣省。在中國分布較廣,其中以武夷山山區和皖南山區貯量最多。中國之外只見于越南北部。
2、棕黑錦蛇
棕黑錦蛇中文俗名黃花松、烏蟲。游蛇科,錦蛇屬。全長1.5m -1.9m,體重0.5-1.5千克。隨產地不同顏色差異較大。湖南浙江的顏色較淺;北京的顏色鮮艷,花紋明顯;
東北的顏色深基本是黑色活動于平原、山區的林邊、草叢、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進入房內。性情比較溫和,不受威脅時,一般不咬人。以鼠類為食,亦吃鳥類及鳥蛋。
棕黑錦蛇主要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新賓和清原)、河北、山東、湖南、湖北、浙江、西伯利亞、朝鮮、北京、***。
3、赤峰錦蛇
赤峰錦蛇是游蛇科,全長2m左右。背面黃褐色或棕色,腹面灰白色,沒有黑斑或有不明顯的黑斑。主要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地的林邊、田園、水域附近,亦可進入人住宅。屬無毒蛇。
赤峰錦蛇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遼寧、河北、內蒙古、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赤峰錦蛇在我國分布遠較棕黑錦蛇廣;為遼寧廣布種,但數量上不多.
4、滑鼠蛇
滑鼠蛇(學名:Ptyas mucosus),俗名:烏肉蛇、草錦蛇、長標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種無毒蛇。背面黃褐色,體后部有不規則的黑色橫紋。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區,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平原地帶。蛇性情較兇猛,攻擊速度快,捕食鼠類、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
滑鼠蛇是中國所產無毒蛇中的較大者,成蛇體長而***,一般在1500mm以上,有的可達2000mm左右。在中國分布于: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其它分布于:印度、阿富汗、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
5、黑眉錦蛇
黑眉錦蛇是大型無毒蛇,全長可達2米左右。黑眉錦蛇別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雖王錦蛇也稱菜花蛇,但四川、貴州一帶稱黑眉錦蛇為菜花蛇)﹑黃頜蛇﹑枸皮蛇﹑黃喉蛇﹑慈鰻﹑黃長蟲﹑廣蛇等。
黑眉錦蛇是我國最常見的蛇之一,黑眉錦蛇中國分布:各個?。▍^)。其它國家分布:朝鮮、越南、馬來半島北半部,老撾、緬甸、印度(大吉嶺,阿薩姆)、***。
6、烏梢蛇
烏梢蛇 ,俗稱烏蛇、烏風蛇,為游蛇科烏梢蛇屬體形較大的蛇。分布范圍很廣,是我國較為常見的一種無毒蛇。烏梢蛇長勢快適應性強、抗病力高、市場暢銷、很適宜人工養殖。
烏梢蛇別名烏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烏風蛇、烏風梢、烏風鞭、風梢等。成蛇體長一般在1.6米左右,較大者可達2米以上。
烏梢蛇廣泛分布于河北、河南、陜西、山東、甘肅、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區)、廣東、廣西(上林縣、靈山縣地區居多),國外未見報道。
7、王錦蛇
王錦蛇是我國最常見的大型無毒蛇,在我國除了蟒蛇以外最大的無毒蛇,其他中文俗名:臭王蛇、黃喉蛇、黃頜蛇、王蛇(四川)、錦蛇、黃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黃蟒、棱錦蛇(黑龍江)、
棱鱗錦蛇(福建)、菜蛇、王字頭(貴州)、菜花蛇(湖南、湖北)、松花蛇(貴州、四川)、臭青公\母(臺灣)、菜花蛇(江蘇,浙江,江西,四川)、臭黃頷。
王錦蛇是一種游蛇科蛇類,體大兇猛,且無毒,遇到同類會相互殘殺。廣泛分布于河南、山東南部(以前分布較多,隨著近年來生態環境的惡化和人為因素等,現在較為少見),陜西、四川、云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8、莽山洛鐵頭
莽山烙鐵頭的重量是烙鐵頭蛇的十倍以上,由于體形巨大毒液分泌量也隨之增大,一旦被咬,它的蛇毒會隨著血液在人體內迅速發作,如不及時處理,死神一定會如約而至。
成年蛇體長至少2米以上,重在3千克以上,已捕獲的最重者達17.75千克,超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的最重毒蛇的15.44千克。
莽山烙鐵頭也稱為莽山原矛頭蝮,全長可達2m,是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有毒蛇種,主要分布于中國的湖南省。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9、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又稱山萬蛇、過山峰、大扁頸蛇、大眼鏡蛇、大扁頭風、扁頸蛇、大膨頸、吹風蛇、過山標等。相比其他眼鏡蛇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
眼鏡王蛇為大型蛇類,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最大全長記錄中國3,806(3,276+53)mm、中國之外5,580mm,比無毒蛇網錦蛇要大的多。眼鏡王蛇分布在中國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全省分布)。國外分布于東南亞和南亞。
10、緬甸蟒
緬甸蟒也有人稱為緬甸巖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巖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它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于熱帶雨林里。
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于樹木上。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在亞洲緬甸蟒是第二大蛇,僅次于網紋蟒,緬甸蟒身長可達6米,體重可達90公斤。
緬甸蟒分布范圍很廣,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北部;我國見于廣東、廣西、福建、云南、海南、貴州、湖南,等地。是中國最大的蛇,沒有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蛇
目前,我國已知蛇類大約有219種,且絕大多數是無毒蛇,毒蛇只有50多種,其中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產的劇毒蛇僅有10種,號稱中國“十大毒蛇”。
總的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產蛇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消費蛇類較多的國家之一。
中國兩爬更新名錄在新一期的《生物多樣性》雜志上發表,為我國生物多樣性及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參考提供一筆重要資料。名錄更新了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生、原生兩爬物種名錄,其中,兩棲動物515種,爬行動物511種;其中:有鱗目蛇亞目18科73屬265種。
蛇的種類很多,我國有蛇1 60多種,其中47種是毒蛇。全世界有3000種左右,毒蛇約占1/6。
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于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1.眼鏡蛇科 ELAPIDAE
本科屬前溝牙類毒蛇,毒液以神經毒為主 。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tus):俗稱金甲帶、鐵包金、國公棍、佛蛇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黃環和黑環相間排列,兩環寬窄大致相等,尾短圓鈍,體長 1.2-1.5 米。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和云南?;顒佑谄皆?、丘陵、山地叢林、塘邊、溪溝邊和住宅附近。
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棲息於平原、丘陵的多水地帶或山坡、田野、路旁。
眼鏡蛇 (Naja naja atra):俗稱飯鏟頭、吹風蛇、飯匙頭等,頭橢圓形,頸部背面有白色眼鏡架狀斑紋,激怒時其前身 1/3 豎起,頸部膨扁,發“呼呼”之聲,體背黑褐色,間有十多個黃白色橫斑,體長可達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區的山野、田邊和住宅附近。
眼鏡蛇孟加拉亞種(Naja naja kaouthia):分布於云南、四川、和 廣西,近年來,該蛇從泰國等地流入廣東,廣東地區稱該蛇為“泰國眼鏡蛇”。該蛇頸背的眼鏡斑只有單個圓圈,體長在2米以上,其排毒量大,蛇毒毒性較強。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俗稱過山峰、大眼鏡蛇等,外形似眼鏡蛇,體更長,可達5米,頸部膨扁時有白色的倒寫 V 字形斑,體背有窄白色帶斑紋 40-50 個,激怒時其前身 1/2 豎起,性兇猛,會主動攻擊人畜。分布於浙江、江南、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和***。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區。
2.海蛇科 HYDROPHIDAE
本科蛇終生棲于海中,尾扁似槳,與眼鏡蛇科同屬前溝牙類毒蛇,系神經毒類。我國海域有16 種,分布較廣、數量較多的有如下幾種:
青環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分布于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環紋海蛇(Hydrophis fasciatus atriceps):分布于遼寧、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平頦海蛇(Lapemis hardwickii):分布于山東、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沿海。
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分布于山東、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廣西。
海蝰(Praescutata viperine):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島、廣西。
3.蝰科 VIPERIDAE
本科為管牙類毒蛇,分泌的毒液以血循毒為主,因頰窩的有無而分為蝮亞科和蝰亞科 。
蝰亞科(Viperinae):有白頭蝰、北極蝰、草原蝰、蝰蛇等,常見者有蝰蛇。
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俗稱圓斑蝰、金錢斑、百步蛇、八步蛇、百步金錢豹等。頭呈三角形,體粗尾短,頭背有三塊圓斑,體背有三縱行大圓斑,背脊一行圓斑與兩側交錯排列,圓斑***紫褐色,四周黑色,鑲以黃白色邊,性兇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區,多棲息于田野中。臺灣產臺灣亞種。東南亞也有蝰蛇分布。近年來,大量的蝰蛇從緬甸、泰國流入我國。
蝮亞科(Crotalinae):有 10 種,均是劇毒蛇。
蝮蛇(Agkistrodon halys):全國除廣東、海南、廣西外、均有分布。頭略呈三角形,體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體側各有深褐色圓形斑紋一行。有較強耐寒性。多棲息于平原、丘陵地帶、荒野、田邊和路旁。
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 1.5 米。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烙鐵頭(Trimeresures mucrosquamatus):俗稱烙鐵頭(因形似舊式烙鐵)、龜殼花蛇、金錢斑等,頭部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體長1米余,體背棕褐色,有鑲淺黃色邊的紫棕色斑塊,體長約1米。分布於安徽、淅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陜西、甘肅、四川、貴州。生活在海拔 100 米以上的丘陵、山區的灌木叢、溪邊或山區住宅附近草堆或石縫中。
竹葉青(Trimeresures stejnegeri):俗稱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標。頭呈三角形,頸細,眼紅色,體背呈草綠色,自頸部以后形成左右各一條白色縱線,或為紅白色側線,或為黃色側線,尾焦黃色,體長 60- 90 厘米。廣泛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生活于山區樹叢或竹林,常棲息於溪澗邊灌木雜草或山區稻田田埂雜草,或宅旁柴堆、瓜棚。
根據統計,我國已記錄有蛇204種及27亞種,毒蛇58種及12亞種,分別占世界蛇類與毒蛇的10%。
蛇的分布地區是依種類不同而各異。從我國蛇類的分布狀況來看,古北界蛇類的種類數量較少,僅有4科41~85種5亞種。其中絕大多數,即:3科33屬60種4亞種對古北界、東洋界廣布種,而只分布在古北界的僅有3科14屬25種1亞種。
在這25種1亞種中,珠光蛇、喜山過樹蛇、南峰錦蛇、平頭腹鏈蛇、黑帶小頭蛇、溫泉蛇、山坭蛇、小頭坭蛇、墨脫竹葉青、察隅烙鐵頭、***竹葉青只在***有見,草原蝰、花脊游蛇、水游蛇、棋斑游蛇僅分布在新疆,寧陜小頭蛇分布在陜西,蛇島蝮只在遼寧的蛇島上。余下的3科6屬8種中,除了團花錦蛇、中介蝮和巖棲蝮分布在此界6~9個省區外,剩下的僅在本界2~4個省區有見。
中國有多少種蛇
中國蛇類名錄 (中/拉 對照)
·蟒科 Boidae
緬甸蟒 Pythonmolurus
東方沙蟒Eryx tataricus
紅沙蟒 Eryx miliaris
·針尾蛇科Uropeltidae
紅尾筒蛇 Cylindrophis ruffus
·瘰鱗蛇科 Acrochordidae
瘰鱗蛇 Acrochordus granulatus
·閃鱗蛇科 Xenopeltidae
閃鱗蛇 Xenopeltis unicolor
海南閃鱗蛇 Xenopeltis hainanensis
·盲蛇科 Typhlopidae
恒春盲蛇 Typhlops koshunensis
大盲蛇 Typhlops diardi
鉤盲蛇 Ramphotyphlops braminus
白頭鉤盲蛇 Ramphotyphlops albiceps
·游蛇科 Colubridae
烏梢蛇 Zaocys dhumnades
黑網烏梢蛇 Zaocys carinatus
漁游蛇 Xenochrophis piscator
小頭坭蛇 Trachischium tenuiceps
山坭蛇 Trachischium monticola
溫泉蛇 Thermophis baileyi
華游蛇 Sinonatrix percarinata
赤鏈華游蛇 Sinonatrix annularis
環紋華游蛇 Sinonatrix aequifasciata
黑領劍蛇 Sibynophis collaris
黑頭劍蛇 Sibynophis chinensis
尖喙蛇 Rhynchophis boulengeri
黃腹桿蛇 Rhabdops bicolor
頸槽蛇 Rhabdophis nuchalis
虎斑頸槽蛇 Rhabdophis tigrinus
臺灣頸槽蛇 Rhabdophis swinhonis
海南頸槽蛇 Rhabdophis adleri
紅脖頸槽蛇 Rhabdophis subminiatus
黑紋頸槽蛇 Rhabdophis nigrocinctus
緬甸頸槽蛇 Rhabdophis leonardi
喜山頸槽蛇 Rhabdophis himalayanus
黃腹頸槽蛇 Rhabdophis chrysargaus
滑鼠蛇 Ptyas mucosus
灰鼠蛇 Ptyas korros
花尾斜鱗蛇 Pseudoxenodon stejnegeri
斜鱗蛇 Pseudoxenodon macrops
崇安斜鱗蛇 Pseudoxenodon karlschmidti
橫紋斜鱗蛇 Pseudoxenodon bambusicola
花條蛇 Psammophis lineolatus
紫沙蛇 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福建頸斑蛇 Plagiopholis styani
緬甸頸斑蛇 Plagiopholis nuchalis
頸斑蛇 Plagiopholis blakewayi
福建鈍頭蛇 Pareas stanleyi
喜山鈍頭蛇 Pareas monticola
橫斑鈍頭蛇 Pareas macularius
阿里山鈍頭蛇 Pareas komaii
緬甸鈍頭蛇 Pareas hamptoni
臺灣鈍頭蛇 Pareas formosensis
鈍頭蛇 Pareas chinensis
棱鱗鈍頭蛇 Pareas carinatus
平鱗鈍頭蛇 Pareas boulengeri
老撾后棱蛇 Opisthotropis premaxillaris
福建后棱蛇 Opisthotropis maxwelli
山溪后棱蛇 Opisthotropis latouchii
側條后棱蛇 Opisthotropis lateralis
掛墩后棱蛇 Opisthotropis kuatunensis
沙壩后棱蛇 Opisthotropis jacobi
廣西后棱蛇 Opisthotropis guangxiensis
橫紋后棱蛇 Opisthotropis balteata
香港后棱蛇 Opisthotropis andersonii
莽山后棱蛇 Opisthotropis cheni
山斑小頭蛇 Oligodon taeniatus
飾紋小頭蛇 Oligodon ornatus
寧陜小頭蛇 Oligodon ningshanensis
橫紋小頭蛇 Oligodon multizonatus
黑帶小頭蛇 Oligodon melazonatus
龍勝小頭蛇 Oligodon lungshenensis
圓斑小頭蛇 Oligodon lacroixi
昆明小頭蛇 Oligodon kunmingensis
臺灣小頭蛇 Oligodon formosanus
菱斑小頭蛇 Oligodon catenata
管狀小頭蛇 Oligodon cyclurus
紫棕小頭蛇 Oligodon cinerens
中國小頭蛇 Oligodon chinensis
方花小頭蛇 Oligodon bellus
喜山小頭蛇 Oligodon albocinctus
棋斑水游蛇 Natrix tessellata
水游蛇 Natrix natrix
頸棱蛇 Macropisthodon rudis
細白環蛇 Lycodon subcinctus
黑背白環蛇 Lycodon ruhstrati
老撾白環蛇 Lycodon laoensis
雙全白環蛇 Lycodon fasciatus
白環蛇 Lycodon aulicus
滑鱗蛇 Liopeltis frenatus
鉛色水蛇 Enhydris plumbea
腹斑水蛇 Enhydris bocourti
中國水蛇 Enhydris chinensis
黑斑水蛇 Enhydris bennetti
黑眉錦蛇 Elaphe taeniura
棕黑錦蛇 Elaphe schrenckii
紅點錦蛇 Elaphe rufodorsata
赤峰錦蛇 Elaphe anomala
三索錦蛇 Elaphe radiata
綠錦蛇 Elaphe prasina
紫灰錦蛇 Elaphe porphyracea
橫斑錦蛇 Elaphe perlacea
百花錦蛇 Elaphe moellendorffi
玉斑錦蛇 Elaphe mandarinus
南峰錦蛇 Elaphe hodgsoni
灰腹綠錦蛇 Elaphe frenata
白條錦蛇(枕紋錦蛇) Elaphe dione
團花錦蛇 Elaphe d***idi
王錦蛇 Elaphe carinata
雙斑錦蛇 Elaphe bimaculata
赤鏈蛇 Dinodon rufozonatum
粉鏈蛇 Dinodon rosozonatum
黃鏈蛇 Dinodon fl***ozonatum
八莫過樹蛇 Dendrelaphis subocularis
過樹蛇 Dendrelaphis pictus
喜山過樹蛇 Dendrelaphis gorei
橫紋翠青蛇 Cyclophiops multicinctus
翠青蛇 Cyclophiops major
純綠翠青蛇 Cyclophiops doriae
黃脊游蛇 Coluber spinalis
花脊游蛇 Coluber r***ergieri
金花蛇 Chrysopelea ornata
云南兩頭蛇 Calamaria yunnanensis
尖尾兩頭蛇 Calamaria p***imentata
廣西林蛇 Boiga guangxiensis
繁花林蛇 Boiga multomaculata
絞花林蛇 Boiga kraepelini
綠林蛇 Boiga cyanea
珠光蛇 Blythia reticulata
滇西蛇 Atretium yunnanensis
白眶蛇 Amphiesmoides ornaticeps
東亞腹鏈蛇 Amphiesma vibakari
緬北腹鏈蛇 Amphiesma venningi
草腹鏈蛇 Amphiesma stolata
棕黑腹鏈蛇 Amphiesma sauteri
坡普腹鏈蛇 Amphiesma popei
平頭腹鏈蛇 Amphiesma platyceps
雙帶腹鏈蛇 Amphiesma parallela
麗紋腹鏈蛇 Amphiesma optata
八線腹鏈蛇 Amphiesma octolineata
腹斑腹鏈蛇 Amphiesma modesta
臺北腹鏈蛇 Amphiesma miyajimae
瓦屋山腹鏈蛇 Amphiesma metusia
卡西腹鏈蛇 Amphiesma khasiensis
棕網腹鏈蛇 Amphiesma johannis
銹鏈腹鏈蛇 Amphiesma craspedogaster
白眉腹鏈蛇 Amphiesma boulengeri
黑帶腹鏈蛇 Amphiesma bitaeniata
無顳鱗腹鏈蛇 Amphiesma atemporalis
綠瘦蛇 Ahaetulla prasina
黑脊蛇 Achalinus spinalis
棕脊蛇 Achalinus rufescens
阿里山脊蛇 Achalinus niger
美姑脊蛇 Achalinus meiguensis
井崗脊蛇 Achalinus jinggangensis
海南脊蛇 Achalinus hainanus
臺灣脊蛇 Achalinus formosanus
青脊蛇 Achalinus ater
·眼鏡蛇科 Elapidae
孟加拉眼鏡蛇 Naja kaouthia
舟山眼鏡蛇 Naja atra
眼鏡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
麗紋蛇 Calliophis macclellandii
臺灣麗紋蛇 Calliophis sauteri
福建麗紋蛇 Calliophis kelloggi
銀環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atus
半環扁尾蛇 Laticauda semifasciata
扁尾蛇 Laticauda laticaudata
藍灰扁尾蛇 Laticauda colubrina
長吻海蛇 Pelamis platurus
平頦海蛇 Lapemis curtus
截吻海蛇 Kerilia jerdonii
淡灰海蛇 Hydrophis ornatus
黑頭海蛇 Hydrophis melanocephalus
小頭海蛇 Hydrophis gracilis
環紋海蛇 Hydrophis fasciatus
青環海蛇 Hydrophis cyanocinctus
青灰海蛇 Hydrophis caerulescens
***海蛇 Emydocephalus ijimae
棘鱗海蛇 Astrotia stokesii
棘眥海蛇 Acalyptophis peronii
海蝰 Praescutata viperina
·蝰科 Viperidae
白頭蝰 Azemiops feae
圓斑蝰 Daboia russelli
極北蝰 Vipera berus
草原蝰 Vipera ursinii
烏蘇里蝮 Gloydius ussuriensis
蛇島蝮 Gloydius shedaoensis
高原蝮 Gloydius strauchii
巖棲蝮 Gloydius saxatilis
中介蝮 Gloydius intermedius
短尾蝮 Gloydius brevicaudus
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菜花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jerdonii
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tibetanus
白唇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albolabris
墨脫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medoensis
臺灣烙鐵頭 Trimeresurus gracilis
山烙鐵頭 Ovophis monticola
察隅烙鐵頭 Ovophis zayuensis
莽山烙鐵頭 Ermia mangshanensis
目前,我國已知蛇類大約有219種,且絕大多數是無毒蛇,毒蛇只有50多種,其中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產的劇毒蛇僅有10種,號稱中國“十大毒蛇”。
總的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產蛇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消費蛇類較多的國家之一。
中國南方有哪些無毒蛇?
簡單的說吧:有毒蛇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無毒蛇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具體有多少種無法回答,估計就是蛇類專家也不可能知道準確數據!
養殖無毒蛇相對比較簡單:門窗緊、地面硬——防止蛇外逃,有清潔水源——大部分蛇離不開水,有沙坑——蛇要產卵,有活食來源(一般是喂養小白鼠),有足夠空間——蛇有領地性,特別是***期,要有足夠的相對安靜、隱蔽的產卵場所。
中國有多少種蛇?
目前,我國已知蛇類大約有219種,且絕大多數是無毒蛇,毒蛇只有50多種,其中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產的劇毒蛇僅有10種,號稱中國“十大毒蛇”。
總的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產蛇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消費蛇類較多的國家之一。
中國有幾種蛇
中國有231種蛇。
我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我國已記錄有蛇的種類為204種及27亞種,毒蛇有58種及12亞種,分別占世界蛇類與毒蛇的10%左右。
蛇的種類與分布地區有著直接的聯系,依據現有文獻記載,我國古北界蛇類的種類數量較少,僅有4科41~85種5亞種。其中絕大多數即:3科33屬60種4亞種對古北界、東洋界廣布種,而只分布在古北界的僅有3科14屬25種1亞種。
擴展資料:
中國的毒蛇有80多種,比較常見的、對人危害比較大的毒蛇有10種,在深圳都有,也都發生過咬傷人的情況。
在早晨、傍晚要格外小心草叢深密的地方,到野外應穿長褲和棉質的長襪,盡量避免走入草叢深處,最好隨身帶一根長棍,經?!按虿蒹@蛇”。如果遇到攻擊性強的蛇主動攻擊,采用“Z”字形逃跑可加大逃生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是有計劃地去野外活動,可購置治療蛇毒的備用藥帶在身邊。此外,大多數蛇害怕硫黃和雄黃的味道,可準備一支硫磺軟膏,涂在腳部和小腿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職業捕蛇人懂蛇性識“蛇路”
目前,我國已知蛇類大約有219種,且絕大多數是無毒蛇,毒蛇只有50多種,其中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產的劇毒蛇僅有10種,號稱中國“十大毒蛇”。
總的來說,我國是世界上產蛇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消費蛇類較多的國家之一。
中國兩爬更新名錄在新一期的《生物多樣性》雜志上發表,為我國生物多樣性及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參考提供一筆重要資料。名錄更新了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生、原生兩爬物種名錄,其中,兩棲動物515種,爬行動物511種;其中:有鱗目蛇亞目18科73屬265種。
中國蛇類名錄(中/拉 對照)
·蟒科 Boidae
緬甸蟒 Pythonmolurus
東方沙蟒Eryx tataricus
紅沙蟒 Eryx miliaris
·針尾蛇科Uropeltidae
紅尾筒蛇 Cylindrophis ruffus
·瘰鱗蛇科 Acrochordidae
瘰鱗蛇 Acrochordus granulatus
·閃鱗蛇科 Xenopeltidae
閃鱗蛇 Xenopeltis unicolor
海南閃鱗蛇 Xenopeltis hainanensis
·盲蛇科 Typhlopidae
恒春盲蛇 Typhlops koshunensis
大盲蛇 Typhlops diardi
鉤盲蛇 Ramphotyphlops braminus
白頭鉤盲蛇 Ramphotyphlops albiceps
·游蛇科 Colubridae
烏梢蛇 Zaocys dhumnades
黑網烏梢蛇 Zaocys carinatus
漁游蛇 Xenochrophis piscator
小頭坭蛇 Trachischium tenuiceps
山坭蛇 Trachischium monticola
溫泉蛇 Thermophis baileyi
華游蛇 Sinonatrix percarinata
赤鏈華游蛇 Sinonatrix annularis
環紋華游蛇 Sinonatrix aequifasciata
黑領劍蛇 Sibynophis collaris
黑頭劍蛇 Sibynophis chinensis
尖喙蛇 Rhynchophis boulengeri
黃腹桿蛇 Rhabdops bicolor
頸槽蛇 Rhabdophis nuchalis
虎斑頸槽蛇 Rhabdophis tigrinus
臺灣頸槽蛇 Rhabdophis swinhonis
海南頸槽蛇 Rhabdophis adleri
紅脖頸槽蛇 Rhabdophis subminiatus
黑紋頸槽蛇 Rhabdophis nigrocinctus
緬甸頸槽蛇 Rhabdophis leonardi
喜山頸槽蛇 Rhabdophis himalayanus
黃腹頸槽蛇 Rhabdophis chrysargaus
滑鼠蛇 Ptyas mucosus
灰鼠蛇 Ptyas korros
花尾斜鱗蛇 Pseudoxenodon stejnegeri
斜鱗蛇 Pseudoxenodon macrops
崇安斜鱗蛇 Pseudoxenodon karlschmidti
橫紋斜鱗蛇 Pseudoxenodon bambusicola
花條蛇 Psammophis lineolatus
紫沙蛇 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福建頸斑蛇 Plagiopholis styani
緬甸頸斑蛇 Plagiopholis nuchalis
頸斑蛇 Plagiopholis blakewayi
福建鈍頭蛇 Pareas stanleyi
喜山鈍頭蛇 Pareas monticola
橫斑鈍頭蛇 Pareas macularius
阿里山鈍頭蛇 Pareas komaii
緬甸鈍頭蛇 Pareas hamptoni
臺灣鈍頭蛇 Pareas formosensis
鈍頭蛇 Pareas chinensis
棱鱗鈍頭蛇 Pareas carinatus
平鱗鈍頭蛇 Pareas boulengeri
老撾后棱蛇 Opisthotropis premaxillaris
福建后棱蛇 Opisthotropis maxwelli
山溪后棱蛇 Opisthotropis latouchii
側條后棱蛇 Opisthotropis lateralis
掛墩后棱蛇 Opisthotropis kuatunensis
沙壩后棱蛇 Opisthotropis jacobi
廣西后棱蛇 Opisthotropis guangxiensis
橫紋后棱蛇 Opisthotropis balteata
香港后棱蛇 Opisthotropis andersonii
莽山后棱蛇 Opisthotropis cheni
山斑小頭蛇 Oligodon taeniatus
飾紋小頭蛇 Oligodon ornatus
寧陜小頭蛇 Oligodon ningshanensis
橫紋小頭蛇 Oligodon multizonatus
黑帶小頭蛇 Oligodon melazonatus
龍勝小頭蛇 Oligodon lungshenensis
圓斑小頭蛇 Oligodon lacroixi
昆明小頭蛇 Oligodon kunmingensis
臺灣小頭蛇 Oligodon formosanus
菱斑小頭蛇 Oligodon catenata
管狀小頭蛇 Oligodon cyclurus
紫棕小頭蛇 Oligodon cinerens
中國小頭蛇 Oligodon chinensis
方花小頭蛇 Oligodon bellus
喜山小頭蛇 Oligodon albocinctus
棋斑水游蛇 Natrix tessellata
水游蛇 Natrix natrix
頸棱蛇 Macropisthodon rudis
細白環蛇 Lycodon subcinctus
黑背白環蛇 Lycodon ruhstrati
老撾白環蛇 Lycodon laoensis
雙全白環蛇 Lycodon fasciatus
白環蛇 Lycodon aulicus
滑鱗蛇 Liopeltis frenatus
鉛色水蛇 Enhydris plumbea
腹斑水蛇 Enhydris bocourti
中國水蛇 Enhydris chinensis
黑斑水蛇 Enhydris bennetti
黑眉錦蛇 Elaphe taeniura
棕黑錦蛇 Elaphe schrenckii
紅點錦蛇 Elaphe rufodorsata
赤峰錦蛇 Elaphe anomala
三索錦蛇 Elaphe radiata
綠錦蛇 Elaphe prasina
紫灰錦蛇 Elaphe porphyracea
橫斑錦蛇 Elaphe perlacea
百花錦蛇 Elaphe moellendorffi
玉斑錦蛇 Elaphe mandarinus
南峰錦蛇 Elaphe hodgsoni
灰腹綠錦蛇 Elaphe frenata
白條錦蛇(枕紋錦蛇) Elaphe dione
團花錦蛇 Elaphe d***idi
王錦蛇 Elaphe carinata
雙斑錦蛇 Elaphe bimaculata
赤鏈蛇 Dinodon rufozonatum
粉鏈蛇 Dinodon rosozonatum
黃鏈蛇 Dinodon fl***ozonatum
八莫過樹蛇 Dendrelaphis subocularis
過樹蛇 Dendrelaphis pictus
喜山過樹蛇 Dendrelaphis gorei
橫紋翠青蛇 Cyclophiops multicinctus
翠青蛇 Cyclophiops major
純綠翠青蛇 Cyclophiops doriae
黃脊游蛇 Coluber spinalis
花脊游蛇 Coluber r***ergieri
金花蛇 Chrysopelea ornata
云南兩頭蛇 Calamaria yunnanensis
尖尾兩頭蛇 Calamaria p***imentata
廣西林蛇 Boiga guangxiensis
繁花林蛇 Boiga multomaculata
絞花林蛇 Boiga kraepelini
綠林蛇 Boiga cyanea
珠光蛇 Blythia reticulata
滇西蛇 Atretium yunnanensis
白眶蛇 Amphiesmoides ornaticeps
東亞腹鏈蛇 Amphiesma vibakari
緬北腹鏈蛇 Amphiesma venningi
草腹鏈蛇 Amphiesma stolata
棕黑腹鏈蛇 Amphiesma sauteri
坡普腹鏈蛇 Amphiesma popei
平頭腹鏈蛇 Amphiesma platyceps
雙帶腹鏈蛇 Amphiesma parallela
麗紋腹鏈蛇 Amphiesma optata
八線腹鏈蛇 Amphiesma octolineata
腹斑腹鏈蛇 Amphiesma modesta
臺北腹鏈蛇 Amphiesma miyajimae
瓦屋山腹鏈蛇 Amphiesma metusia
卡西腹鏈蛇 Amphiesma khasiensis
棕網腹鏈蛇 Amphiesma johannis
銹鏈腹鏈蛇 Amphiesma craspedogaster
白眉腹鏈蛇 Amphiesma boulengeri
黑帶腹鏈蛇 Amphiesma bitaeniata
無顳鱗腹鏈蛇 Amphiesma atemporalis
綠瘦蛇 Ahaetulla prasina
黑脊蛇 Achalinus spinalis
棕脊蛇 Achalinus rufescens
阿里山脊蛇 Achalinus niger
美姑脊蛇 Achalinus meiguensis
井崗脊蛇 Achalinus jinggangensis
海南脊蛇 Achalinus hainanus
臺灣脊蛇 Achalinus formosanus
青脊蛇 Achalinus ater
·眼鏡蛇科 Elapidae
孟加拉眼鏡蛇 Naja kaouthia
舟山眼鏡蛇 Naja atra
眼鏡王蛇 Ophiophagus hannah
麗紋蛇 Calliophis macclellandii
臺灣麗紋蛇 Calliophis sauteri
福建麗紋蛇 Calliophis kelloggi
銀環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金環蛇 Bungarus fasciatus
半環扁尾蛇 Laticauda semifasciata
扁尾蛇 Laticauda laticaudata
藍灰扁尾蛇 Laticauda colubrina
長吻海蛇 Pelamis platurus
平頦海蛇 Lapemis curtus
截吻海蛇 Kerilia jerdonii
淡灰海蛇 Hydrophis ornatus
黑頭海蛇 Hydrophis melanocephalus
小頭海蛇 Hydrophis gracilis
環紋海蛇 Hydrophis fasciatus
青環海蛇 Hydrophis cyanocinctus
青灰海蛇 Hydrophis caerulescens
***海蛇 Emydocephalus ijimae
棘鱗海蛇 Astrotia stokesii
棘眥海蛇 Acalyptophis peronii
海蝰 Praescutata viperina
·蝰科 Viperidae
白頭蝰 Azemiops feae
圓斑蝰 Daboia russelli
極北蝰 Vipera berus
草原蝰 Vipera ursinii
烏蘇里蝮 Gloydius ussuriensis
蛇島蝮 Gloydius shedaoensis
高原蝮 Gloydius strauchii
巖棲蝮 Gloydius saxatilis
中介蝮 Gloydius intermedius
短尾蝮 Gloydius brevicaudus
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菜花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jerdonii
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tibetanus
白唇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albolabris
墨脫竹葉青蛇 Trimeresurus medoensis
臺灣烙鐵頭 Trimeresurus gracilis
山烙鐵頭 Ovophis monticola
察隅烙鐵頭 Ovophis zayuensis
莽山烙鐵頭 Ermia mangshanensis
世界上無毒的蛇有多少種
已知的無毒蛇有2000多種..毒蛇600多種無毒蛇 1游蛇科下屬分類:林蛇屬頸槽蛇屬 游蛇屬 滇西蛇屬 珠光蛇屬 兩頭蛇屬 過樹蛇屬 鏈蛇屬 錦蛇屬 翠青蛇屬 滑鱗蛇屬 頸棱蛇屬 腹鏈蛇屬 白眶蛇屬 水游蛇屬 華游蛇屬 漁游蛇屬 金花蛇屬 森王蛇屬 后棱蛇屬 鈍頭蛇屬 頸斑蛇屬 紫沙蛇屬 劍蛇屬 烏梢蛇屬 瘦蛇屬 樹棲鼠蛇屬 脊蛇屬 水蛇屬 擬蚺蛇屬 南美水蛇屬 食卵蛇屬 滑鼠蛇屬 加丹蛇屬 白環蛇亞科 斜鱗蛇屬 毒蛇 2眼鏡蛇科下屬分類:眼鏡蛇亞科 扁尾海蛇亞科 海蛇亞科 3蝰蛇科下屬分類:白頭蝰亞科 真蝰亞科 蝮亞科 響尾蛇亞科 另外還有穴蝰科和瘰鱗蛇科不過沒幾種蛇類.以上都是新蛇下目的種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蛇.是種類最多的
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iang.zhang@boqii.com
上一篇: 中國細犬品種-中國狗的品種大全
下一篇:中華草龜過冬-中華草龜冬天怎么養
熱銷產品
- ¥27原價 ¥43.2
- ¥15原價 ¥23.9
- ¥21.9原價 ¥28.8
- ¥9.9原價 ¥9.7
- ¥134原價 ¥0
- ¥16.4原價 ¥21.9
- ¥25.2原價 ¥28.7
- ¥129原價 ¥269
- ¥7.5原價 ¥14.9
- ¥20.9原價 ¥28.2
- ¥10.9原價 ¥15.9
- ¥19原價 ¥23.8
- ¥13.8原價 ¥21.5
- ¥21.9原價 ¥32.3
- ¥146原價 ¥188.4
- ¥7.5原價 ¥12
- ¥9原價 ¥15.5
- ¥39.9原價 ¥61.3
- ¥12原價 ¥49.5
- ¥39原價 ¥110
相關文章
- 我的巴西紅耳龜在蛻皮不吃東西
- 我的貓是什么???
- 紅鯽魚身上有好多黑斑且有爛掉,怎么辦?
- 狗狗的疫苗問題
- 給貓咪換了新貓砂后不在上面拉粑粑
- 關于驅蟲問題
- 點蚊香對狗狗有影響嗎?
- 兩個多月的小貓生病
- 母貓產后怎么補充營養?
- 舌下囊腫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波奇網”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評論
(全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