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蓮
- 基本信息欄
- 英文名: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
- 學 名:韭蓮
- 別 稱:紅玉簾、菖蒲蓮、風雨花、風雨蘭、韭蘭
- 壽 命:不容易死
- 分布區域:熱帶、亞熱帶地區
韭蓮的外形特點及品種簡介
韭蓮為石蒜(詳情介紹)科蔥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韭蓮的外觀和韭菜非常像,花較大,開花后形似水仙,非常適合在公園、庭院栽培。韭蓮叢植開花后會非常漂亮,觀賞性很強。
韭蓮鱗莖卵球形,直徑2-3cm?;~常數枚簇生,線形,扁平,長15-30cm,寬6-8mm?;▎紊诨ㄇo頂端,下有佛焰苞狀總苞,總苞片常帶淡紫紅色,長4-5cm,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長2-3cm;花玫瑰(詳情介紹)紅色或粉紅色;花被管長1-2.5cm,花被裂6片,裂片倒卵形,頂端略尖,長3-6cm;雄蕊6,長約為花被的2/3-4/5,花藥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數,花柱細長,柱頭深3裂。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色?;ㄆ诖合那?。
中文學名:韭蓮
拉丁學名: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
別稱:紅玉簾、菖蒲蓮、風雨花、風雨蘭、韭蘭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石蒜科
屬:蔥蓮屬
種:韭蓮
分布區域:熱帶、亞熱帶地區
詞條相冊
韭蓮的生長習性及栽培要點
韭蓮引起外形似韭菜,故此得名,雖然韭蓮的花型比較普通,但是成片種植開花時會非常漂亮,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人工栽培韭蓮的難度并不高,但需要根據其習性來改變環境。
韭蓮喜溫暖,不怕酷暑,耐寒性強,在長江流域能在室外安全越冬,韭蓮到冬季葉枯黃,但地下鱗莖不會凍死,翌春又長出新葉。在北方韭蓮則應入室。地栽的蔥蓮和韭蓮,秋末冬初將地下鱗莖挖取,晾趕,用微潤的沙藏,保持1-5℃,翌春3也再栽。冬季在溫室如能保持15℃以上,光照充足,還可開花。
韭蓮不甚擇土,從微酸性到弱堿性土,從沙質土到輕黏土都能適應,以種植在肥沃深厚的沙質土中生長最佳,可用腐葉土、菜園土各半,摻少量沙,再加點骨粉、氮磷鉀復合肥混合成培養土,盆植者宜在盆底放層碎硬塑料泡沫塊或碎磚瓦,以利透氣排水。種植時宜將根剪短,淺栽稍露鱗莖頸,使其鱗莖少分蘗,而集中營養開花,如深栽鱗莖,分蘗多、開花少。
韭蓮喜陽光充足的環境,越曬開花越多,半陰處雖也能生長開花,但花少,花期短,過陰則花極少甚至無花。入秋后植株地上部分枯黃時,小心將鱗莖從土中掘出,然后進行分級、晾曬??蓪⒁?a href='http://www.mmqgretreat.com/tag/10925/'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none;border-bottom:1px dotted #FE730C;'>處理好的鱗莖置于相對濕度為30%~35%,溫度為2~4℃的環境中進行保存。韭蓮的球根通常在上述條件下可貯藏90~100天而不致影響其使用效果。
韭蓮的繁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韭蓮的栽培難度并不高,但是到了冬季葉片會枯黃,地下鱗莖不會凍死,翌春又會長出新葉?,F在有很多花友會將韭蓮盆栽,人工繁殖韭蓮可用分株的方法。
韭蓮可用鱗莖分株繁殖,在南方地區地栽兩三年后,可于春季將叢生的地下鱗莖挖出,三四個一窩另栽即可,北方將沙藏的鱗莖四五個栽一方,可于間隔兩年的春季,將鱗莖帶土從盆中磕出,去掉老土,用新培養土重新上盆,直徑20厘米的盆,可種6-10個鱗莖,30厘米的盆可種10-15個鱗莖。如欲大量繁殖,可深栽,土高于鱗莖頸3厘米,使鱗莖多分生小鱗莖而少開開花,翌春就有較多的新鱗莖可供分栽。